一、主题词
审计模型转化年
二、总体目标
打通审计模型建立、优化和转化通道,实现成熟审计模型转化。
总体思路:充分利用2020年审计模型建设成果,完善审计模型建设与应用机制,将个人建立的、成熟的审计模型进行推广和转化为公共模型,探索审计模型在专题研究中应用路径。
三、总体原则
1.技术引领。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分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新技术,对审计模型进行开发。
2.承上启下。在2020年审计模型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开展模型建设与优化。
3.重在实用。与审计作业紧密结合,模型来源于审计作业检查思路的提炼,又在审计作业中检验和优化。加大审计模型的成果运用。
4.全员参与。鼓励审计作业人员都参与到审计模型建设中,提升数据和模型思维能力。
5.开放共享。将成熟个人开发的审计模型转化为公共模型。定期将好的思路和经验在研讨会等平台进行分享。
6.持续推进。作为一项长期的、重点的工作不间断地开展,而不是运动式的工作。
四、推进步骤
1-2月制定模型建设方案并进行宣导。
3-6月模型建设与应用。
7月阶段性总结。
8-11月模型建设与应用。
12月总结与考核。
五、实施措施
1.开发线下模型。所谓线下模型,有两种情况,一是不能在办公软件(如微软的办公软件)和审计软件或系统运行的模型,更多的是一种思路、逻辑模型,二是能在普通办公软件上运行,但不能在审计软件或系统上运行的模型。
2.开发线上模型。可以在审计软件或系统直接开发的审计模型。所谓线上模型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审计模型可以通过审计软件或系统进行自动运行及手工运行。
3.线下模型转化为线上模型。线下模型转化为线上模型的意义在于能够运算审计信息系统对接过来的业务、财务等数据。
4.线上个人模型转化为线上公共模型。个人模型转化为公共模型后,审计人员都可以看到和使用。公共模型还可以自动运行,获得风险预警信息或疑点范围。
5.对已有线上公共模型进行优化。 已经构建的审计模型应不断地优化,对已经不适用的模型,可以放弃使用。
六、考核规则
1.分数设定
开发新线下模型1分
开发新线上模型3分
优化已有的公共模型2分
线上个人模型转线上公共模型4分
2.考核方式
作业单位互评与考核单位评价相结合,权重各占XX%和XX%。
根据各作业单位的最终得分进行排名。
3.考核的难点
对审计模型的评价是考核的难点,需要建立审计模型评价的体系框架。